摘要:筆者曾在以日本為師:馬來西亞的「向東學習」政策為何失敗?文中提及,馬哈迪另一個用意是要協助馬來土著在華人主導的本地汽車經銷市場分一杯羹,才會積極創辦國產車公司。 ...
這並不是一間高檔的酒吧,客人清一色是白人,看起來更像是本地人而非遊客。
8點06分48.1秒 台北近場台:「C430保持4000呎或以下,要改變高度前呼叫」。調查結果將送地檢署後續偵辦。
8點06分55.9秒 副駕駛:「教官現在高度」。延伸閱讀: 黑鷹事故「黑盒子」初步排除80%機械與天候因素,國防部:還需比對資料 陸軍、空軍、空勤總隊都有黑鷹直升機,維修分別由哪些單位負責? 新聞來源: 黑鷹觸地2次 拖行70公尺後劇烈翻滾(中國時報) 黑鷹失事原因 空軍:天氣驟變飛行員不及爬高[影](中央社) 黑鷹失事國防部懲處 熊厚基等5人記過(中央社) 黑鷹失事》「瞬間進雲,爬高不及」空軍:肇因為環境與人因複合因素(風傳媒) 檢討黑鷹失事 空軍:專機任務未來編制雙正駕駛(中央社) 【有影】分析/天候驟變加「人因」應變不及撞山 黑鷹失事氣象風險曝露無遺(匯流新聞網) 黑鷹失事》對話曝光。空軍指出,初步判斷因山區天氣驟變,直升機瞬間進雲,飛行員不及爬高應處,觸地墜毀,屬於環境(天氣及地形)與人因複合因素。UH-60M黑鷹直升機(機號933),1月2日在新北坪林、宜蘭交界處失事,造成沈一鳴、總士官長韓正宏、正駕駛葉建儀、副駕駛劉鎮富、機工長許鴻彬、政戰局副局長于親文、情報次長室助理次長洪鴻鈞、總長室參謀黃聖航8人殉職。8點06分14.3秒 副駕駛:「障礙物,我是用500呎的那個」。
國防部空軍司令部今天公布0102專案人員懲處,共懲處5人,司令部上將司令熊厚基自請處分記過一次。不過空軍四聯隊飛行官盧冠倫中校指出,此次失事黑鷹正副駕駛本身都是合格完訓人員,2人上次飛黑鷹模擬機,均為去年上半年。身份可以用金錢買賣,可以用努力爬升,但,就算當上了有著亮晶晶徽章證明的律師,深至骨的血統,對自己而言,對那樣的社會而言,卻是怎麼樣也無法擺脫的罪。
《那個男人》是部關於如何繼續愛,與重新再愛的作品。在日韓裔的主角城戶律師,擁有韓國血統但不曾受過韓國影響,他自覺自己是日本人吧,但低俗卻識人無數的罪犯,一眼就看穿他血統的真相,故事裡輕描淡寫,但他從小一定遭遇過無數次這樣的尷尬吧,這對他來說是什麼樣的打擊。《日間演奏會散場時》的愛,《那個男人》的愛,總像是孤獨的人在動盪的社會裡執著地去追逐。要說身份冒用,社會派推理的前人經典作的《砂之器》與《火車》,是擅長以實代虛的作家們已經用過的主題,真要說平野啓一郎在裡頭與前輩們不一樣的改變,想必還是「社會背景」這件事吧。
平野啓一郎在訪談裡總說,自己要描寫的其實是「愛」這件事,就是這麼簡單。寫書人站在文字上,簡單描述接下來的角色是真的,這個真實發生的故事,講的是關於「身份冒用」。
作者:平野啓一郎 譯者:陳系美 「我所愛的丈夫,究竟是誰?」—— 一個虛構自己身分的人,是否有能力去愛別人呢? 榮獲70屆讀賣文學獎、2019年紀伊國屋KINO BEST第二名 2019年本屋大賞第五名 決選名單中唯一純文學作品。以芥川賞起步的平野啓一郎,對這種類型文學並沒有特別琢磨(即使他與生長在北九洲的松本清張有地緣關係,但在專訪時,他自言「我幾乎不讀所謂的『大眾文學』」),但這本《那個男人》,的確用他自己的方式寫出了那種味道,微妙的味道。當時松本清張寫的是麻瘋病,宮部美幸則是信用卡詐騙,而平野啓一郎呢?上一本小說《日間演奏會散場時》,從2006年伊拉克戰爭寫到2011年311東日本大震災後,《那個男人》的背景則是從「311大地震」之後的日本。相關書摘 平野啓一郎《那個男人》小說選摘:才過三年九個月,里枝的再婚對象居然死了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那個男人》,新經典文化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聯合勸募。
文:重點就在括號裡 他的背影 在這本小說的書腰後背推薦語,出現了兩本社會派推理經典作的名稱:松本清張的《砂之器》與宮部美幸的《火車》。或者該說,渺小的人類在無法預料無法控制的震撼之下,那樣的經驗感,是整個時代無法被割捨的精神記憶。當然,對於幸福的想像不光只是「愛」(要是真有這麼簡單就好了),但在自己的路途上迷失的人們,最簡單的幸福,是不是選擇去愛?「不顧一切地去愛」,這件事說起來太簡單了,簡單到說出口後都像是老掉牙的心靈雞湯,可是在充滿不安的社會裡,真能做到這種執著,看起來竟是美的。最後還讓讀賣文學獎評審盛讚精巧處理社會議題,故事順暢讓人一口氣讀完,拿下深具媒體影響力的讀賣文學獎。
平野啓一郎用了自覺寫的是文學作品卻被評價為「易讀」的手法,寫進幾個日本現今社會議題——日韓問題、死刑存廢,不用什麼特殊的花俏敘事,可以很順地跟著時間軸讀下去。芥川獎、渡邊淳一文學獎得主 平野啓一郎出道20年再攀文學巔峰的代表作 是好看的文學小說,也是精采的社會派推理小說。
某種層面上,是與《日間演奏會散場時》站在同一個延伸線上的小說。這麼說來,村上春樹在《東京奇譚集》的第一則故事「偶然的旅人」的開場,以「說書人」的身份登場,告訴讀者「接下來我要說的故事,是聽來的真實故事」,平野啓一郎在《那個男人》的開頭也做了同樣的事。
台灣讀者較熟悉的,上一個世紀末的村上春樹在《神的孩子都在跳舞》,去讓青蛙老弟找平凡的銀行放貸員拯救東京,寫的是距離當時五年前的神戶大地震的各種面向。——平野啓一郎 征服日本書店店員之心的純文學作品 大學在學期間二十三歲即拿下芥川獎、日本文壇譽為「三島由紀夫再世」的平野啓一郎,以《日間演奏會散場時》的「成熟戀愛物語」拿下渡邊淳一文學獎,緊抓日本數以萬計讀者內心之後,睽違兩年推出全新長篇作品《那個男人》,深受日本書店店員推崇。「311大地震」,幾乎所有將時序放在近十年的日本創作,應該都難以捨去這個部份的描寫吧。在社會裡的每個人用盡一生在追求的事物,我想終究是自己渴望的「幸福」吧。城戶在追尋「那個男人」,而他自己也是在那個社會裡的「那個男人」以芥川賞起步的平野啓一郎,對這種類型文學並沒有特別琢磨(即使他與生長在北九洲的松本清張有地緣關係,但在專訪時,他自言「我幾乎不讀所謂的『大眾文學』」),但這本《那個男人》,的確用他自己的方式寫出了那種味道,微妙的味道。
作者:平野啓一郎 譯者:陳系美 「我所愛的丈夫,究竟是誰?」—— 一個虛構自己身分的人,是否有能力去愛別人呢? 榮獲70屆讀賣文學獎、2019年紀伊國屋KINO BEST第二名 2019年本屋大賞第五名 決選名單中唯一純文學作品。某種層面上,是與《日間演奏會散場時》站在同一個延伸線上的小說。
芥川獎、渡邊淳一文學獎得主 平野啓一郎出道20年再攀文學巔峰的代表作 是好看的文學小說,也是精采的社會派推理小說。平野啓一郎用了自覺寫的是文學作品卻被評價為「易讀」的手法,寫進幾個日本現今社會議題——日韓問題、死刑存廢,不用什麼特殊的花俏敘事,可以很順地跟著時間軸讀下去。
「311大地震」,幾乎所有將時序放在近十年的日本創作,應該都難以捨去這個部份的描寫吧。在日韓裔的主角城戶律師,擁有韓國血統但不曾受過韓國影響,他自覺自己是日本人吧,但低俗卻識人無數的罪犯,一眼就看穿他血統的真相,故事裡輕描淡寫,但他從小一定遭遇過無數次這樣的尷尬吧,這對他來說是什麼樣的打擊。
台灣讀者較熟悉的,上一個世紀末的村上春樹在《神的孩子都在跳舞》,去讓青蛙老弟找平凡的銀行放貸員拯救東京,寫的是距離當時五年前的神戶大地震的各種面向。《那個男人》要講的不是那種社會派推理要走到底的決心,平野啓一郎要專心描寫的是「假」,關於「虛假」這件事。平野啓一郎在訪談裡總說,自己要描寫的其實是「愛」這件事,就是這麼簡單。最後還讓讀賣文學獎評審盛讚精巧處理社會議題,故事順暢讓人一口氣讀完,拿下深具媒體影響力的讀賣文學獎。
相關書摘 平野啓一郎《那個男人》小說選摘:才過三年九個月,里枝的再婚對象居然死了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那個男人》,新經典文化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聯合勸募。——平野啓一郎 征服日本書店店員之心的純文學作品 大學在學期間二十三歲即拿下芥川獎、日本文壇譽為「三島由紀夫再世」的平野啓一郎,以《日間演奏會散場時》的「成熟戀愛物語」拿下渡邊淳一文學獎,緊抓日本數以萬計讀者內心之後,睽違兩年推出全新長篇作品《那個男人》,深受日本書店店員推崇。
城戶在追尋「那個男人」,而他自己也是在那個社會裡的「那個男人」。《日間演奏會散場時》的愛,《那個男人》的愛,總像是孤獨的人在動盪的社會裡執著地去追逐。
《那個男人》是部關於如何繼續愛,與重新再愛的作品。或者該說,渺小的人類在無法預料無法控制的震撼之下,那樣的經驗感,是整個時代無法被割捨的精神記憶。
在社會裡的每個人用盡一生在追求的事物,我想終究是自己渴望的「幸福」吧。當然,對於幸福的想像不光只是「愛」(要是真有這麼簡單就好了),但在自己的路途上迷失的人們,最簡單的幸福,是不是選擇去愛?「不顧一切地去愛」,這件事說起來太簡單了,簡單到說出口後都像是老掉牙的心靈雞湯,可是在充滿不安的社會裡,真能做到這種執著,看起來竟是美的。身份可以用金錢買賣,可以用努力爬升,但,就算當上了有著亮晶晶徽章證明的律師,深至骨的血統,對自己而言,對那樣的社會而言,卻是怎麼樣也無法擺脫的罪。這麼說來,村上春樹在《東京奇譚集》的第一則故事「偶然的旅人」的開場,以「說書人」的身份登場,告訴讀者「接下來我要說的故事,是聽來的真實故事」,平野啓一郎在《那個男人》的開頭也做了同樣的事。
楊德昌在《一一》裡說背影「因為你看不到,所以我拍給你看呀」,平野啓一郎在充滿不安回憶、充滿爭議的日本社會裡用「愛」,寫給你看了呀。寫書人站在文字上,簡單描述接下來的角色是真的,這個真實發生的故事,講的是關於「身份冒用」。
要說身份冒用,社會派推理的前人經典作的《砂之器》與《火車》,是擅長以實代虛的作家們已經用過的主題,真要說平野啓一郎在裡頭與前輩們不一樣的改變,想必還是「社會背景」這件事吧。當時松本清張寫的是麻瘋病,宮部美幸則是信用卡詐騙,而平野啓一郎呢?上一本小說《日間演奏會散場時》,從2006年伊拉克戰爭寫到2011年311東日本大震災後,《那個男人》的背景則是從「311大地震」之後的日本。
文:重點就在括號裡 他的背影 在這本小說的書腰後背推薦語,出現了兩本社會派推理經典作的名稱:松本清張的《砂之器》與宮部美幸的《火車》。去年,濱口竜介翻拍柴崎友香的小說《睡著也好醒來也罷》,也免不了用短短幾幕去講這個影響整個故事步調的災難。